位置:首页-正文
 
 
与西湖齐美的于谦
更新日期:2008-08-18   浏览量:4365  来源:
 

 重庆晚报 苏瑗

  杭州西湖有甲天下之美,有一首诗是这样赞美它的:“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诗中的“岳于”指的是岳飞和于谦,说因为在西湖埋葬了这两位英雄,西湖才显得如此美。可见人的美名是可以与美景永存的。

  于谦,明朝名吏,一代清官,人称“于龙图”“于青天”。二十岁左右就写了流芳百世的佳作《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述志诗就是于谦一生的写照。于谦才华横溢,很年轻时就做了高官,以“廉洁公正”闻名,绝不徇情枉法与贪官为伍。当时宦官王振在皇帝英宗朱祁镇面前很是得宠,他招权纳贿,贪赃枉法,肆无忌惮。文武群臣畏其权势,纷纷献金求媚。惟独于谦从不买王振的账,有人劝他说:不献金也可带些土特产送点人情嘛。于谦听后,哈哈大笑,举起双袖风趣地说:“谁说我什么也没带?我带有两袖清风。”并作诗一首:“手帕蘑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是两袖清风便作为为官清廉的成语而千古流传。在于谦的一生中,王振之流的小人贪官像鬼魅一样纠缠着他,王振曾唆使爪牙弹劾于谦,将于谦打入死牢。全得老百姓纷纷到京师上书,请求释放于谦;又集合了一万多人,伏阙上书,请求朝廷恢复于谦的原职。于谦才幸免于难。

  不久,王振又挟昏庸的22岁的英宗率50万大军出征瓦剌。结果,明军战败,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京城群龙无首,一片混乱,于谦受任于危难之际。他勇挑重担,认真备战,发动民众坚壁清野,主动出击,最终大败瓦剌。于谦想彻底挫败瓦剌挟英宗威胁朝廷的阴谋,提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合理方针,拥立了朱祁钰正式登基,是为景帝,改元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这本是权益之计,却埋下了日后被杀的祸根。瓦剌看到英宗已无可利用的价值了,便把他放了回来。这一举动表面看平常,实则是凶险的计谋。常言道一国不能有二帝,果然不久英宗靠阴谋诡计,完成“南宫之变”又重新登基。其实,在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皇位之争时,作为兵部尚书的于谦手握兵权,完全可以左右政局,但为了顾全大局,国家安全,社稷巩固,他默然不动,听任英宗复辟,以身任祸,以死报国。最后以“意欲谋反罪”慷慨赴死。  

  抄于谦家时,人们发现,这位一品大臣竟然“家无余赀,萧然仅书籍耳”!而贪官王振被处死后,没收其家财:京城内外私邸数处,金银60余库,玉盘百余面,珊瑚六七尺高的二十余株,马数万匹,其他币帛不计其数。而接替于谦的兵部尚书陈汝言,不到一年就累赃巨万。皇帝英宗感慨道:“于谦在景泰年间,曾为朝廷所倚重,死时家里一贫如洗,而陈汝言只当了一年兵部尚书,却累积这么多的财富。”感到错杀了于谦。

  像于谦这样的好官、清官、义官,他的忠心爱国,他的勤政廉洁,他的严守节操都达到了极至,在任何时代都是为官者的不二楷模。读廉政故事,特别是读到悲剧命运的廉吏的故事时,心情特别沉重。有时为他们扼腕叹息,有时为他们不值,甚至有时为他们愤怒!在那样腐败的时代,在腐败空气弥漫的周遭,蔡京、严嵩等贪官之流如鱼得水显得很自然,而于谦他们的努力却是那样的无助和乏力。可为什么他们还要坚持?无疑,这与信仰和理想有关,有信仰和理想的士大夫们灵魂是高贵的,他们视身外之物如粪土,践行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追求的是在青史上流芳百世。所谓留得清白、两袖清风是如此的贵重、如此的富有,足以让于谦们在青史上的美名与自然美景西湖齐美!

关闭】【打印此页
金沙娱樂城,金沙娱樂app |  本地动态 |  政务公开 |  廉政文化 |  警钟长鸣 |  政策法规 |  廉政图片 |  互动平台
 
Copyright © 金沙娱樂城,金沙娱樂app金沙娱樂城,金沙娱樂app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2008
 
备案号:浙ICP备11030085号-1 技术支持:三门金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