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国务院11月14日召开的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监察部代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作了汇报,商务部、农业部、四川省和广东省的负责同志作了发言,介绍了各自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围绕中心大局 稳妥推进改革
马馼
一、十年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主要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2001年10月,国务院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经过十年努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国务院始终把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施坚强有力领导。中央纪委常委会把这项改革纳入反腐倡廉工作全局,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为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国务院先后决定成立领导小组和部际联席会议,将办公室设在监察部,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何勇同志曾于2001年9月至2003年4月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各地区和国务院各部门行政首长亲自抓,都建立了改革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办事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集中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推进改革的工作格局。
(二)全面清理审核行政审批项目。坚持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精神为指导,适应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廉政建设的客观需要,对国务院部门的审批项目先后进行五轮全面清理,逐项进行审核论证。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部门共取消调整审批项目2183项,占原有审批项目总数的60.6%。据统计,各省(区、市)本级共取消调整审批项目36986项,占原有审批项目总数的68.2%。在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取消调整审批项目同促进政府部门有效履行职能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与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方面改革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坚持科学论证,完善审核论证程序,广泛听取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和群众、企业代表等方面的意见,确保提出的改革意见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三)完善行政审批配套制度。不断完善行政审批机制制度,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先后制定了40多个政策规定和相关文件。认真总结改革实践经验,积极推动行政许可法的制定和实施。协调有关部门,对保留的审批项目,完善程序规范和管理制度;对取消调整的审批项目,建立后续监管制度;对新设审批项目,初步建立了审查论证制度。据统计,全国已建立行政审批配套制度8000余项。目前,以行政许可法为核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配套的行政审批法规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
(四)强化行政审批监督制约机制。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及其派驻机构对审批权力的监督,对违法设立审批等违纪违法行为,坚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并剖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内部层级监督,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监督方式,推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目前,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工作。
(五)积极推动各地的改革工作。通过颁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点、政策解释等方式,加强对各地改革工作的政策指导。建立工作报告、统计分析、考核评价等制度,完善经常性的工作督导机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据河北、辽宁、上海等省(市)上报的数据,其取消调整比例都在70%以上。积极推广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等有效做法。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各地已建立政务服务中心2800多个,省、市、县、乡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二、下一阶段工作考虑
下一阶段,部际联席会议要按照本次会议的部署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是进一步减少和调整审批项目。对国务院各部门现有的审批项目进行深入清理和审核论证。推动各地继续清理和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
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组织有关部门依法清权确权,着手编制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研究提出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意见。加强对拟新设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论证。督促有关部门完善动态管理制度,认真履行监管职能。
三是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督促落实《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抓好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广网上审批和网上服务。
四是不断加强行政审批领域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加强对各部门审批权力行使情况的监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组织各部门深入排查审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继续推行审批公开,完善检查评价办法。在国务院有关部门试点推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规范各地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强绩效管理、行政问责和效能监察工作。
五是加强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积极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协助国务院抓好对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研究起草《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改革工作部署和法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作者为监察部部长)
调整审批事项 创新管理方法高虎城
高虎城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去,商务领域行政审批项目较多。我们一些同志比较习惯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和办法,错误地认为管理就是审批,不审批就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甚至担心取消审批会引起管理混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这种状况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要求,也不符合加入世贸的承诺。多年以来,我部认真落实国务院部署,解放思想,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攻坚克难,大力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不断创新,努力营造商务发展良好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面清理审核部机关的行政审批项目
清理审核行政行为是做好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首先,我们对部机关各单位的行政行为进行了全面梳理,编制了认定行政审批项目的指导意见,对照指导意见逐项认定哪些行为属于行政审批,确保所有行政行为不遗漏,审批事项不留死角,彻底摸清了全机关行政审批项目底数。其次,进行深入审核论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多方面利益,是对自身权力的一场革命,一些干部难免存在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认识,但我部领导班子思想统一,态度坚决,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工作,逐步在部机关形成了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的共识。在审核论证过程中,我们先由各业务司局对审批项目提出取消、调整或保留的初步意见,再由部改革领导小组逐项会商,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与论证。在论证中,我们坚持改革取向,对能够交给市场机制自行调节的事项坚决交给市场,不再审批;对可以交给地方商务部门审批的事项,主动下放给地方。对存在不同意见的项目,根据不同情况,有的通过做有关单位的思想工作统一意见,有的组织专题调研,几上几下进行论证,确保应该取消的审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应该调整的项目一律予以调整。
二、严格落实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
几年来,我部分5批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09项,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社会广泛关注、权力格局调整较大的项目,如机电产品,2000年实施配额管理的涉及157个税号的产品,2005年全部取消了配额管理。通过改革,我部行政审批数量大幅减少,以前每年仅外资审批事项就达3000多件,现在每年仅200多件,减幅90%以上。目前我部保留审批事项50项,下一步还准备取消或调整20项。对国务院已决定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我们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加强人员培训,精心组织实施。为防止工作脱节,我们主动与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加强与地方商务部门的工作衔接,确保取消和调整工作平稳顺利。此外,为防止一些地方和单位打擦边球或通过其他形式变相审批,采取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在线抽查等方式,加强对有关行政行为监管。
三、不断探索创新商务管理新方法
行政审批项目的削减和下放,大大减少了部机关的事务性工作,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探索创新新形势下商务管理的有效方法。一是加强事后管理和间接管理。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我们没有一放了之,而是从构建有利于商务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出发,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加强信息通报、组织日常巡查等方式,强化市场监管,努力做到审批项目取消,但市场监管更有效。二是变审批为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政务大厅和在线办事等创新管理服务方式。政务大厅开通5年来,共有14个司局的108项行政管理事项进驻办理,日均办理371件。“在线办事系统”整合了行政审批、在线上报和在线查询三大类120多项业务,提高了科学管理和为企业服务的水平。三是不断提高服务国家大局的能力。近年来,我们集中更多精力,积极处理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这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和调整现有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地方商务部门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的指导,为对外开放和流通领域改革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作者为商务部副部长)
规范审批行为 提高审批效能
韩长赋
长期以来,行政审批项目过多,审批行为不规范,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监督机制不完善,既制约了市场机制的发挥,也影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还容易引起权力寻租、滋生腐败。近年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不断减少审批项目的同时,下决心、花力气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努力做到依法审批、高效审批、责任审批、廉洁审批,行政审批效能明显增强。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审批方式,推行行政审批综合办公
过去农业部的行政审批事项分散在相关司局,存在办事条件不够明确、审批程序不够规范、办理时限没有约束的现象,有的申请人反映门难进、人难找、事难办。为此,我部把推行综合办公作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2003年率先在国务院部门中设立行政审批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分期分批将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综合办公,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回复;选派懂业务的干部到行政审批大厅集中办公,对申请材料是否合规、是否齐备进行初审,实行一次性告知;对初审合格的分送各业务司局审查办理,并全程跟踪督办,实行限时办结。八年来,行政审批按时办结率达到99.9%,近三年保持100%。加强行政审批大厅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规范着装、规范用语、规范接待、规范受理、规范回复,实行满意度评价,努力打造农业部第一窗口、第一形象。目前,行政审批大厅已经建设成为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咨询服务、投诉受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二、完善制度机制,推进行政审批规范透明运行
审批标准不统一、过程不透明,会导致审批随意性大。我部把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运作机制作为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举措,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出台农业部行政审批管理办法、工作规则等20多项管理制度,废止、修订60多件涉及行政审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机制,对每项行政审批项目制定工作规范,编写办事指南,绘制流程图,明确审批的内容、标准、时限、责任,实行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初审、农业部行政审批大厅受理、农业技术检测机构检验、有关专家组集体审评、农业部依法审批。探索网上审批,开发网络审批系统,申请人可以在线提交申请,行政审批大厅和业务司局在线受理、审查、回复,最终形成的纸质批件通过邮寄送达。目前,已有7项行政审批实现了全程网上办理,网上审批数量占农业部审批总量的1/5以上。同时,开设网络服务专栏和短信服务平台,在行政审批大厅开辟信息查阅区,社会公众可以随时查阅农业部所有公开文件,以及行政审批项目的办理条件、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和审批进程等信息,做到了规范高效透明。
三、实施电子监察,强化行政审批权力监督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行为记录、痕迹保留的特点,是完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能的有效手段。我部坚持技术防控与制度制约并举、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督并重,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全方位加强行政审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办公厅和驻部监察局可以实时查阅所有行政审批意见和流程,对可能超时办理的预警提醒,对涉嫌违规审批的核实处理,实现了全过程的有效监管。开通行政审批网上投诉举报系统,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目前已对网上举报的85件投诉进行了调查处理。结合电子监察,加强行政审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梳理出3个等级25个廉政风险点,编制了防控表,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去年以来,我们又把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纳入绩效管理,细化量化出6项具体指标,严格绩效考核,确保责任落实。
我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下一步,农业部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为重点,再取消或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启动实施种子、兽药、饲料的网上审批,及时、全面公开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务信息,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作者为农业部部长)
认真执行法律 加强权力监督
蒋巨峰
这些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从依法设立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入手,加强对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权力的监督制约,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家园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依法设立行政许可项目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许可事项范围界定不清,不少许可事项妨碍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有的行政许可设定权限不明确,许多行政机关甚至乡镇政府和行政机关内设机构都在设定行政许可,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我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及时制定了《四川省实施行政许可规程》,组织开展行政许可项目、行政许可规定和行政许可实施机关“三项清理”。先由省级各部门认真开展自查,在此基础上由法制部门对照国务院发布的清理目录,逐项审查、严格把关,清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有关设定行政许可项目的规定,省政府出台规章和政策性文件需经法制、监察部门审核论证,把是否设立行政许可作为审核重点,不符合规定或不符合市场经济和转变政府职能要求设定行政许可的一律不得出台。经严格审核论证确需设立的临时性行政许可通过政府规章设立,其他任何文件均不得设立行政许可。此外,我省还建立了行政审批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规设立行政许可的部门和单位,严肃追究负责人的责任。近几年来,我省未发现违法违规设定行政许可的问题,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其中省级审批项目由2906项减少到478项,减幅达83.5%。
二、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
我省在总结眉山市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以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以“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行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内设机构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部门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严禁“体外循环”。目前,已有458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占省级审批项目总数的96%。大力推行行政审批4个标准化建设,一是实施行政审批项目标准化,基本实现相同行政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名称和数量统一;二是实施审批制度标准化,推行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10余项制度;三是实施行政审批流程标准化,在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统一使用行政审批通用软件,逐项梳理,再造审批流程,逐环节明确办理时限,逐岗位界定责任主体;四是实施政务服务设施标准化,统一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软硬件建设标准。2010年,我省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达到99.9%,现场办结率94.92%,办理速度提升81.15%,来中心办理审批事项的群众现场按键评价满意率99.97%。
三、强化行政许可监督问责
2008年,我省依托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在省市县三级176个政务服务中心和41个省直部门,建立开通了具有“实时监控、警示纠错、信息管理、效能分析”功能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将54个省级部门、21个市州、154个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纳入监察范围,部分市县还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也纳入监察范围,实现了监察对象无盲区、监察范围无死角、监察事项无空白。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电子监察动态评估考核指标,设立窗口授权率等10项指标,规定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必须分别达到90%、99%以上,并对行政审批效能情况进行月度分析评估。2008年到2010年,全省发现违反行政效能有关规定的行为分别为1132件、327件和199件,今年以来仅98件,呈逐年大幅下降态势。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强作行政审批投诉问责,制定实施《四川省行政审批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切实加强对取消项目的监督检查,防止变相设置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做实电子政务平台;进一步加快电子政务大厅建设,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和科学化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更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作者为四川省省长)
转变政府职能 下放管理权限
朱小丹
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广东省较早地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对审批制度进行改革。1997年,深圳、佛山等市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我省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主要做法是:
一、大幅精简审批事项
改革之前,我省各级政府行政审批项目多而杂,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严重;审批环节多、手续繁、耗时长,一些企业办事甚至要跑几十个部门,盖200多个公章。为此,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部署,认真开展了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300余项,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权力“含金量”高的项目。今年,深圳市还依法提请国务院批准,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城市管理的部分行政许可事项。最近,我省又专门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力度,加强政府服务企业能力建设,进一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大幅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有效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政府集中精力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主动下放管理权限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依法委托相关机构承担行政审批、下放管理权限等工作。在省本级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中,省政府累计下放或委托行政审批事项424项。积极开展富县强镇事权改革,按照“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次”的原则,依法将可以下放的行政审批权力下放。先后两次下发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事项目录,共计311项。同时,要求县级政府积极推动简政强镇事权改革,重点强化镇一级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农业比重较大、经济欠发达的镇,重点下放“三农”服务等方面管理权;对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镇,重点下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管理权。通过上述改革,方便了群众,激发了活力,规范了管理,促进了县镇经济的发展壮大。
三、规范创新审批方式
一是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先后印发了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等暂行办法,对相关行政审批权限、条件、程序和时限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对依法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严格规范,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的“弹性”,有效制约权力“寻租”行为。二是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按照审批路径最短、环节最少的要求,对审批流程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积极推动“并联审批”。目前正在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登记注册领域开展“并联审批”试点,政府投资重大项目从项目建议书受理到开工建设,行政审批时限压缩了32%,企业投资重大项目审批时限压缩了37%。三是创新审批方式。2004年,我省专门下发文件,全面部署了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工作,大力推行“一站式”网上集中行政许可。目前全省已有19个地级以上市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27个省直单位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或办证大厅,9个地级以上市建立政府审批服务网站,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四、强化行政审批监督
一方面明确行政审批责任。2007年省政府颁布《广东省行政审批管理监督办法》,建立了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等制度,明确了审批机关的责任。另一方面,加大审批监督力度。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并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实现了对行政审批的实时在线监督。从各级政府、部门接收行政审批事项申请起,将审批全过程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管理,办理时效、办理流程和审批结果都在系统中实时反映。对于超时办理、涉嫌违规审批的,系统自动进行跟踪和警示,监察部门及时跟进和查处。今年1—10月份,省直行政审批电子检查系统对近16万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实时监察,促进了行政机关审批行为的高效、规范。
下一步,我省将认真落实这次电视电话会议特别是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强化审批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研究编制对社会组织委托服务事项目录,逐步实现省级部门审批事项网上全程办理,进一步拓展电子监察新领域,创新行政审批监督模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
(作者为广东省代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