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正文
 
 
闲话“人情”
更新日期:2013-10-28   浏览量:5638  来源:本站编辑
 

    什么叫做“人情”,《辞海》解释为婚丧喜庆交际所送的礼物,亦指酬酢、应酬。然而,现如今该解释似乎已不够确切了,因为在人情往来中,送物的现象日渐月染,平常多见的是金钱来往。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十分看重人情交往,以此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维系社会关系。然而,如今这“人情”的行情看涨,不仅花样不断翻新,“人情”名目繁多,而且相互攀比,礼金也随之大增,少则三五百元,多则数千元、上万元。不光婚丧嫁娶这些大事需送“人情”,就连做寿、升职、乔迁、升学、参军、生子、出国、住院,甚至迎来送往都成为办事收“人情”的由头。有网民说,今年国庆长假接连收到七份请柬,一半时间都是在酒席上度过的,可谓是酒肉穿肠过,苦水心中留。前不久有报载,说某地一村民因“人情”只出不进,竟想出了为自家老母猪下崽而“办事”的法子,想由此收回送出去的“人情”。“人情”之奇,令人啼笑皆非。

  俗话说,“有请不去非君子”、“人情大如债”。一点不假,某些方面这人情还真比债厉害。“人情”一到,就把钱掏,因其收钱便捷,且办事有利可图,故便成了一些人变相敛财,借以致富的方法。于是,从中也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为人处世原则。有的人把钱看得过重,并乐此不疲,见事就大肆操办,无事也找个由头办一办。家里三年搬了两次新居,乔迁宴请一次不落;儿子女儿结婚,从婚事到小孩满月、百日再到抓周,件件办到位。这厢儿子才过十岁,那边夫人又到四十,容不得人歇口气。像这种人,那意思不言而喻,请柬一到,便知个中目的了。不过,如果你实在不想应酬,也有办法应付,那就是装聋作哑,佯装不知,待事情一过也就完事了。当然,对你的亲朋好友和上司可马虎不得,应另当别论了。细想想,此类人尚可相处,比起伸出手“讨债”的主儿来,稍逊一筹。这类主儿他可不管什么交情深浅,平时有无人情往来,也不问该否崇尚节俭清廉社会新风,只要他有事儿,立马一封请柬送到,别看言词中透着无限的恭敬与真诚,其实就是一封催钱讨债的帖子。没完没了的人情债,送“人情”者满肚子的“腹诽”或不屑,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千世界,鱼龙混杂。有事办事无事找事收“人情”的虽然大有人在,但力倡力行新风美俗,决不借事收“人情”的也所在多有。生活中常见这样磊落不俗之人,不管婚丧喜庆等家中一切大事就是不操办,不扰诸位。有的即使操办一回,所得礼金全都如数退还,决不陷入人情圈子中,所作所为令人敬佩。移风易俗,营造美好社会风尚需要更多这样的“另类”。党员干部如果都是这样的人,老百姓决不会将之归为“另类”,而是都会竖起大拇指。

  想想人活在世上也真不容易,光这“人情”就将一些工薪阶层、退休老人、平民百姓累得够呛,“人情”滋蔓,令人不堪重负,难以为继。但再一细想,要真是一个“人情”也没有,那活在世上也就缺少一份情趣与滋味。不管怎样,人们总盼着什么时候这“人情”能够回归它的本来面目。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人际间交往,应多一点真情,少一点私利,让其真正变成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增进友谊的“润滑剂”。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关闭】【打印此页
金沙娱樂城,金沙娱樂app |  本地动态 |  政务公开 |  廉政文化 |  警钟长鸣 |  政策法规 |  廉政图片 |  互动平台
 
Copyright © 金沙娱樂城,金沙娱樂app金沙娱樂城,金沙娱樂app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2008
 
备案号:浙ICP备11030085号-1 技术支持:三门金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