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
我们常说做官要两袖清风,这个典故就出在于谦身上。
于谦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当权,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官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向京城的王振行贿。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于谦装作不懂地说:“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还带什么呀?”手下人说:“你进京不送礼,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带些地方特产嘛!”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躬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你带的是什么?”“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他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皇上因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嘱咐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回去向皇上复命去了。
于谦的生活很俭朴,所居住的房子仅仅能够遮挡风雨。皇帝曾赐给他西华门的府第,推辞说:“国家多难,臣子怎么敢自己安居。”坚决推辞,皇帝不准。于是他把皇帝先前所赏赐的玺书、袍服、银锭之类,全部封好写上说明放到那里,每年去看一看罢了。
于谦青年时代就写下了《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三十余年为官,确实做到了清正廉明,清白为人。
(来源:检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