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一”到“二”的距离 |
更新日期:2013-03-05 浏览量:4051 来源:本站编辑 |
|
《松窗梦语》中记载了明朝御史张瀚一个故事。其初任御史参见都台王廷相时,王给他讲述了桩见闻:昨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初时还择地而行,后一不小心踩进水中,便“不复顾惜”了。王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听后“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后官至史部尚书,建树颇多,与此语的警示多有关系。这既是为官之道,也是为人之道,告诫世人万物之发端必于“一”,故必须理性对待“一”。然而静心思索,其实彻底弄脏鞋的并非是第一次,而是第二次、第三次那“不复顾惜”后的行为,这使人不得不去思考“一”和“二”的距离。 巴甫洛夫说“原谅自己,就是堕落的开始”。如果说“一”是质的飞跃,是突破性的改变,则“二”才是真正的量质突破,是毁灭性的行为。窃以为“慎一”固然重要,但“防二”更不可忽视。 首先从人性角度分析。“共产党人不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因此他首先是个人,有七情六欲,也具备人之劣根性或者说弱性。可以说,在有没有贪欲方面,大凡人都差不多,但能不能克制贪欲,把人分成不同类别了。就像武林高手具有死穴一样,每个人都自己的软肋。特别是面对越来越大的诱惑时,确实是对心灵的一次次拷问,也使“第一次”因人性的脆弱、好奇、欲望等多重因素而防不可防。一旦防线突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还是悬崖勒马,尽在自己的选择。 其次从心理角度分析。不少官员出事后,都忏悔“第一次时的矛盾、恐惧与侥幸”,确实在贪污收贿或违法乱纪时,肯定是第一次的精神折磨最多,内心挣扎也最激烈,毕竟很多人走到现有的岗位都不容易,也知道“东窗事发”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此时实际是两个“自我”在较量,最终谁占上风将决定人生的取向。如果自制力足够,即使有了第一次也是亡羊补牢犹可救。所以有些时候不是因为第一次而彻底毁灭,实是第二次的行为才具真正的颠覆性,其时在心理上感觉已没有“回头路”,只能拿“下不为例”一次次地开脱、原谅自己。 再是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分析。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严格意义上的法治社会,老百姓办事历来靠的是以亲朋好友为核心的社会关系,“有事找熟人,事成应送礼”,这甚至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办事的一种思维定势,可算得上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也使人们对腐败现象持双重态度——一方面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身上的腐败却熟视无睹,甚至沾沾有喜。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官员除了在政府公务领域中的角色,还扮演着其他众多的社会角色。因此,与其说“制度性腐败”是深层次原因,不如说这种“社会文化心理”给腐败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面对公与私、人情与理智等矛盾冲突,很多时候是种艰难抉择。希伯莱语有一句名言:“在通往地狱的道路上铺满了善意。”这种善意其实就是诱惑,包括人情掩饰下的诱惑与堕落,而“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故“守一”防线得时刻紧绷,稍不留神就可能失守阵地。 有人把贪污腐败的发展变化过程归纳为四步曲:第一步:趟在河边不湿脚;第二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第三步,既然湿了鞋,那就洗洗脚;第四步既然法了脚,干脆洗洗澡。要真正防腐拒变,就不能迈出第一步,更不能踏出第二步、第三步。 从一到二的距离很短,短得一眨眼可以结束一切;从一到二的距离很长,长得可以是一生的代价,请务必丈量好“一”和“二”的距离。 生命只是个过程,该懂得取其所必需、所当有、所该有;而舍其不能有、不当有、不必有。如果真到了“不复顾惜”,那就真的无可救药了。 |
|
【关闭】【打印此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