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正文
 
 
干部住夜,一“住”二十年
更新日期:2013-02-16   浏览量:2528  来源:本站编辑
 

  上世纪90年代初,和国内其它地区一样,我县大规模进行乡镇撤并。基层机构精简了,部分百姓办事却不方便了。因此,各乡镇根据农民“早出晚归”的特点,纷纷推出“干部住夜”制度,且坚持至今。

  在我县,这一“基层创造”为何能被坚持20多年?其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哪里?百姓的反映与评价又如何?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多方采访了当地村民、乡镇干部及主管部门负责人。

  乡镇撤并孕育制度

  1月31日早上6点多,泗淋乡党委委员麻建峰早早从乡政府出发,前往县城参加与改进作风有关的县委一号文件精神传达会。会后,他没有回离会场只有几百米的家,而是马不停蹄赶回乡里。当晚,就在他准备下村走访时,当地一家企业发生员工猝死事件。不到10分钟,麻建峰与乡里其他50多名干部悉数赶到现场。由于处置及时,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乡干部如果不及时到场,后果不堪设想。”麻建峰说,在泗淋乡,住夜早已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我原先在县城机关单位上班,晚上除偶尔加班写材料外,一般都很自由。到乡镇后,周一到周五都要住夜,开始觉得很无聊,但后来发现,‘白加黑’是工作需要。”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朱先龙说,乡镇干部住夜,在当地早已不是新鲜事。现如今,除县城驻地海游镇外,其他13个乡镇,无论距县城多近,都已实施住夜制度。而这一制度,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的乡镇撤并之际。 

  1992年起,为适应新时期基层治理需要,我县先后开展两轮撤区扩镇并乡工作,原有的6区、10镇、24乡、6居民区,调整为10镇、4乡。乡镇合并后,管辖面积增大,服务对象增多,居住较边远的群众到乡镇办事的路程变得更远,客观上造成群众办事难度加大。再加上当时农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白天往往没时间到乡镇办事。为方便群众办事,各乡镇纷纷推出干部住夜制度。 

  20年来,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住夜制度一直被各地当作“铁规”保留下来。为方便百姓办事,是推出住夜制度的初衷。现在交通方便了,最远的村民到乡镇驻地也只要30分钟左右,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也实现了全覆盖,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之所以坚持实施这项制度,在朱先龙看来,一方面是多年习惯使然,另一方面是乡镇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需要。 

  珠岙镇是较早实施住夜制度的乡镇之一。作为一名“老乡镇”,已在镇里工作28年的镇财政所所长郑志党表示,随着市场机制完善和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越来越弱,农民对政府的管理需求越来越少,对医疗卫生、科技服务、社会治保、计生优抚、转移就业等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对乡镇干部的作风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他都是利用晚上处理本职工作、宣传森林防火、查处违章建筑等。(下转第3版)

  与时俱进完善制度

  我县地形东西狭长,以辖内健跳港为界,南北分称为港南、港北。以往由于交通不便,从港南赶回地处港北的县城,往往要大半天,住夜也在客观上成为偏远乡镇的常态。2001年,健跳大桥开通,我县基本实现“一小时交通圈”,加上乡镇干部异地任职增多,住夜制度一度受到挑战。如何让干部在住下来后“有事干、有责任、有规范”,成为各乡镇思考的问题。 

  在小雄镇,已形成一套规范有序的制度。自1992年乡镇撤并以来,住夜制度从未间断。去年4月份,该镇又对该制度进行规范,将住夜与值班、考勤挂钩,要求全体机关干部每周至少4个晚上住在镇里,并将值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白天领导班子成员基本都有工作安排,很难凑到一起,晚上就成为面商大事的时间。另外,大家利用晚上时间,与村干部谈心,与老百姓交心,与各站所连心,真正做到接地气、知民情。”小雄镇党委书记祁晋说。 

  与小雄镇一样,蛇蟠乡也不断完善住夜制度。跟小雄不同的是,蛇蟠是个岛乡,对外交通依靠白天的轮渡,上岛、离岛较为不便。“一旦晚上离岛,村民有事找到乡里,得绕道邻县才能回到岛上,无法第一时间掌握情况。”该乡党委副书记包长缨说,2010年前,乡干部多数是本地人,全体机关干部都在岛上住夜。如今,乡干部没有一个是本地人,为此,他们实施轮班住夜,确保每晚都有3位班子领导带队驻守岛上。 

  挑战最大的,还是县城附近的乡镇。珠岙镇离县城只有15分钟车程,当初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大部分干部晚上都住在镇里。最近10年,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交通日益便捷,部分干部买了车,还在县城购了房。该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蒋志明介绍说,镇里及时健全住夜制度,要求每个干部每周确保3个晚上留宿镇里,严格推行“周一学习周二接访周三下村”,并将住夜情况与干部奖惩挂钩,确保干部住得“牢”。 

  谈起住夜制度,2012年10月来到珠岙镇党政办工作的李彦萍有自己的看法。“我是一名新兵,对镇里的情况不太了解,白天大家都有工作要做,我就趁住夜向前辈们学习,同时也增进了同事间的感情。”她说,有时晚上比白天更忙,开学习会、梳理资料、进村访户,有做不完的事。 

  住夜,不只是将宿舍搬到乡镇大院。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我县各乡镇已建立起以“夜学强素质、夜访知民情、夜办提效能”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模式,广大乡镇干部承担起“为民办事服务员、村情民意调研员、突发事件灭火员”三大职能,真正实现为民服务“全天候”。

  为民办事夯实制度 

  郑辉是沿赤乡胜利村的文书,1月31日晚上8点,忙完农活的他,骑着电瓶车来到乡党政办主任罗斌的办公室。在询问村级保洁员工资和青苗补助款什么时候能到位后,他跟罗斌聊起了村里的事。 

  对郑辉来说,晚上到乡里办事是他的多年习惯。“我们村是农业村,白天大家都要干活,晚上才会有空。刚才有村民问起这两件事,我知道乡里晚上都有人在,就直接过来了。有些事情电话里说不清楚,当面了解最好。” 

  一床棉被、一个记录本、一部电话机,20多年来,沿赤乡从未间断住夜制度,即使逢周末或假期,也会安排一支由党政领导和各科室成员组成的住夜小队。一个住夜小队,就是一个小“乡政府”。一旦有事发生,老百姓拨个电话或敲下门窗,马上就能找到干部。 

  2012年8月10日晚上10点,沿赤乡钳口村党支部书记陈未水家来了两个人。原来,村里的邢守米和邢守万两兄弟,因为宅基地的事发生口角,一言不合就扭打起来。了解情况后,陈未水一时手足无措,于是拨通了乡干部林仕明的电话。接到电话,正准备睡觉的林仕明,5分钟内从镇里的宿舍赶到陈未水家,耐心解释相关政策,使两兄弟心服口服。 

  干部住夜,“住”出了好作风,小雄镇南山村委会主任何贤兴对此深有感触。南山村原来是镇里有名的复杂村,基础设施建设停滞不前,尤其是每逢台风,整村都会进水。驻村干部在夜访中掌握这一情况后,及时汇报给镇里,并为村里的溪流整治多方奔走。2012年“海葵”台风期间,村里安然无事,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这几年,金惠琴、林英杰两任驻村干部,无数次利用晚上时间到村里来办事,根本没办法统计了。”何贤兴说。 

  遇上突发事件,住夜制度的作用最能凸显。2012年9月21日凌晨2点40分,小雄镇山场村一处民房起火,当场有3人死亡。2点50分接到火警电话,3点10分30多名镇干部全部到达火灾现场。紧接着,该镇启动应急措施,成立现场处置组、善后处理组、舆情监管组、后勤保障组,使事情得以妥善处理。“如果不是乡镇干部住夜,很难想象,这样的突发情况,能够有这么快的反应机制。”事后,祁晋如此表示。 

  “一项制度有没有生命力,关键看它是否受群众欢迎,是否符合时代需要。”县委书记董服标说,住夜制度能在我县坚持这么多年,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需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对建设服务型乡镇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县将进一步探索规范住夜制度,确保这一制度发挥最大效能。

关闭】【打印此页
金沙娱樂城,金沙娱樂app |  本地动态 |  政务公开 |  廉政文化 |  警钟长鸣 |  政策法规 |  廉政图片 |  互动平台
 
Copyright © 金沙娱樂城,金沙娱樂app金沙娱樂城,金沙娱樂app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2008
 
备案号:浙ICP备11030085号-1 技术支持:三门金桥网络